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我们对抗战时期文学的集体记忆中,抗战是其主旋律,但集体记忆之外,还有着个人记忆的狂欢。从空间层面来说,它们叙述的是炮火之下的凡俗人生,代表作家有张爱玲、梅娘等;从时间层面来讲,它们叙述的是现实之外的过去时光,尤其是童年时光,代表作家有萧红、骆宾基、师陀等。这两类叙事的独特价值在于坚守了个人体验与人性关怀的文学性原则。
推荐文章
抗战时期的宝鸡近代工业
抗战时期
宝鸡近代工业
工业发展
抗战时期晋绥边区粮食亩产研究
抗战时期
晋绥边区
粮食亩产
论抗战时期广西警察警务职能的延伸
抗战时期
广西警察
警务职能
抗战时期现代文学发展的三个新趋向
抗战时期
现代文学
新趋向
新文艺传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个人记忆的狂欢-论抗战时期的两类非主流文学
来源期刊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非主流文学 抗战文学 张爱玲 萧红 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 个人体验 人性关怀 文学性原则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8-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海燕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16 45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主流文学
抗战文学
张爱玲
萧红
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
个人体验
人性关怀
文学性原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双月刊
1009-1432
43-1323/C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
出版文献量(篇)
152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