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兴隆山马麝资源的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和种群结构以及负增长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兴隆山林区的马麝主要生活在食物丰富、人为干扰少、避敌条件好的生境中,此种生境种群密度最高,可达42.88头/ km2, 平均种群密度为23.40头/ km2;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平均下降率为24.33%;种群结构中,雌雄性比约为3∶2,年龄在2~5龄间居多,仔麝平均每胎产仔数为1.14 头;马麝种群呈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偷捕盗猎违法行为所致.同时,提出了几点兴隆山马麝资源保护措施.
推荐文章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春季生境选择
马麝(Moschus sifanicus)
春季
生境选择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麝场圈养马麝刻板行为的比较
圈养马麝
刻板行为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
甘肃寿鹿山马麝隔离小种群的资源现状与保护
马麝
隔离小种群
资源现状
种群保护
寿鹿山自然保护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兴隆山马麝资源种群数量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甘肃林业科技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兴隆山 马麝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种群结构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2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59.842.82
字数 42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0960.2003.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康发功 13 90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9)
196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兴隆山
马麝
种群密度
种群数量
种群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林业科技
季刊
1006-0960
62-1059/S
16开
甘肃省兰州市段家滩698号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8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