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摘要:
用沉淀法和色谱分离法将大庆原油分离成沥青质、极性物和抽余油3部分.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沥青质组分和极性物中存在羧酸类或酚类以及含氮化合物,抽余油主要为烃类物质,可能还存在很少量的非极性基团较大的酯类物质.测定结果表明,在大庆原油中,沥青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大,其次为极性物,抽余油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沥青质、极性物和抽余油都具有一定的界面活性.原油乳化实验表明,沥青质具有较弱的W/O乳化能力,抽余油具有较强的W/O乳化能力,是造成大庆原油W/O乳化的主要组分,极性物是造成大庆原油O/W乳化的主要组分.
推荐文章
大庆原油酸性组分界面膜扩张流变研究
大庆原油
酸性组分
界面
扩张流变
原油组分对驱油体系界面性质影响的研究
原油组分
界面张力
驱油体系
复合驱体系化学剂对原油活性组分界面扩张性质的影响
原油活性组分
复合驱体系
扩张模量
相角
界面扩张黏弹性
大庆原油中活性物质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预接触时间
扩散作用
活性物质
界面张力
三元复合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庆原油活性组分及相关界面性质
来源期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大庆原油 活性组分 沥青质 极性物 抽余油 乳状液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炼制与化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2-95,102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47.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5870.2003.05.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肇亮 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51 1078 19.0 31.0
2 李明远 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57 1272 19.0 33.0
3 林梅钦 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46 1045 19.0 30.0
4 杨红生 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2 32 2.0 2.0
5 乔爱军 石油大学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心 1 18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8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4)
二级引证文献  (76)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庆原油
活性组分
沥青质
极性物
抽余油
乳状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673-5005
37-1441/TE
大16开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
1959-10-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65195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