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位于青藏高原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地区和黄河源区的阿尼玛卿山地区冰川为例,利用两期遥感影像资料(长江源为1969年和2000年,黄河源为1966年和2000年),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分析研究区典型冰川作用区小冰期(LIA)、1969年(1966年)和2000年的冰川范围变化、冰川进退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由点到面的研究方法,外推整个长江和黄河源区近几十年来的冰川变化情况,并以沱沱河流域为例,分析了冰川变化对河川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1969~2000年冰川总面积减少了1.7%,而黄河源阿尼玛卿山地区冰川面积减少是长江源区的10倍,同期,长江源区冰川末端的最大退缩速率为每年41.5m,而黄河源区每年为57.4m,与黄河源区相比,长江源区冰川退缩速度不是太大,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且有前进冰川存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江河源区冰川虽呈长期退缩的总趋势,但也出现过明显的前进,长江源区在1969年~1995年,黄河源区在1966年至1981年,大多数冰川处于前进状态或稳定.长江源区冰川转入退缩阶段的时间要比黄河源区晚约10 a左右.冰川退缩使长江源区和黄河源区年均各自损失冰川水资源约0.7×108m3.由于长江源区冰川变化幅度小,虽冰川退缩使冰川融水径流量有所增加,但对径流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推荐文章
长江黄河源区湿地分布的时空变化及成因
江河源区
高寒湿地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长江黄河源区覆被变化下降水的产流产沙效应研究
高寒草甸
植被覆盖
产流
产沙
长江黄河源区
气候变化对长江黄河源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水文效应
江河源区
长江
黄河
高寒生态系统
气候变化
水文效应
基于改进abcd模型的黄河源区径流变化与归因
径流变化
黄河源区
度日模型
abcd水文模型
气候变化
归因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长江黄河源区冰川变化及其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来源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长江源区 黄河源区 冰川变化 河川径流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保护与利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5-602
页数 8页 分类号 P343.6|P512.4
字数 726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037.2003.05.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建平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71 3261 35.0 56.0
2 丁永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35 5911 44.0 74.0
3 陈仁升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51 2940 35.0 51.0
4 刘时银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09 4356 37.0 63.0
5 鲁安新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3 1050 14.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8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4)
同被引文献  (455)
二级引证文献  (155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27)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7(48)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08(61)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52)
2009(7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8)
201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60)
2011(115)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105)
2012(133)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21)
2013(150)
  • 引证文献(12)
  • 二级引证文献(138)
2014(137)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2)
2015(155)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46)
2016(173)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162)
2017(17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5)
2018(17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66)
2019(15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44)
2020(4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江源区
黄河源区
冰川变化
河川径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自然资源学报
月刊
1000-3037
11-1912/N
16开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中科院地理资源所
82-32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9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606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