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用奶牛乳房炎多联苗(B)免疫家兔,14 d血清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体效价可达1∶8,28 d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可达1∶32,注苗后35 d攻毒,攻毒后2 d保护率为93.3%(14/15),自然保护率为20%(1/5),10 d保护率为66.6%(10/15),自然保护率为20%(1/5);用多联苗(B)臀部肌肉注射免疫泌乳牛,试验期间4个月内,3 ml剂量组临床型乳房炎月平均发病率为11.09%,其对照组为20.19%,发病率降低45.29%,差异极显著(P<0.01);5 ml剂量组月平均发病率为13.01%,其对照组为31.36%,发病率降低58.51%,差异极显著(P<0.01);3 ml剂量组与5 ml剂量组之间发病率无明显差异(P>0.05);注苗后泌乳牛血清抗体水平可持续4个月,且30 d时效价水平最高.
推荐文章
奶牛乳房炎的综述
奶牛乳房炎
病因
诊断
治疗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
奶牛
奶牛乳房炎
乳腺组织
产奶量
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防治
奶牛乳房炎
临床型
防治
经济损失
常见病
多发病
乳头管
病原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奶牛乳房炎多联苗(B)的临床免疫试验
来源期刊 中兽医医药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多联苗(B) 发病率 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IHA)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调查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9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52.6
字数 21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6354.2003.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宏胜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69 509 13.0 20.0
2 罗金印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37 275 10.0 16.0
3 郁杰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22 284 11.0 16.0
4 李新圃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40 282 10.0 16.0
5 张礼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8 113 5.0 8.0
6 徐继英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18 182 7.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奶牛乳房炎多联苗(B)
发病率
间接红细胞凝集反应(IH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兽医医药杂志
双月刊
1000-6354
62-1063/R
大16开
甘肃省兰州市
54-5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4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27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