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探索脑出血后脑水肿产生机制,对近5年来脑出血后脑水肿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致包括三个阶段:早期(发病几个小时)是因为血浆蛋白积聚、血脑屏障渗透性升高引起;第二阶段(1天)是因为凝血酶的作用;第三阶段(大约3天)是因为红细胞溶解和血红蛋白的毒性作用.
推荐文章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进展
脑出血
脑水肿
治疗
脑出血后脑水肿病理机制的实验研究进展
脑出血
脑水肿
病因学
实验模型
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脑出血
脑水肿
凝血酶
血红素
炎症反应
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治疗进展
脑出血
脑水肿
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出血后脑水肿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水肿 凝血酶 血红蛋白 血脑屏障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17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19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2642.2003.02.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玉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 139 707 14.0 19.0
2 徐长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 3 39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173)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0(1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1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2(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2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4(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5(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6(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2)
2017(1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8(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出血
脑水肿
凝血酶
血红蛋白
血脑屏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双月刊
1673-2642
43-1456/R
大16开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42-11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719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