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山西中条山西南段基底岩系的基本构成是:涑水岩群、西姚片麻岩、解州片麻岩和五老峰花岗岩.涑水岩群残存于西姚片麻岩之中,是由斜长角闪岩、磁铁石英岩、黑云变粒岩、钙质片岩和白云质大理岩组成.斜长角闪岩为区内最早的基性火山沉积,是铜矿形成的矿源层,吕梁(中条)期造山运动为铜矿的再次富集起到关键性作用.区内主体片麻岩为西姚片麻岩(TTG),发生岩浆垫托作用的时间为太古宙末.基底岩系经历了三次构造变形,相应划分为五台期构造变形、吕梁(中条)期构造变形和吕梁(中条)期后构造变形.
推荐文章
中条山西南段中生代热液成矿系统分析
中条山西南段
能量场
流体场
矿源场
中生代热液成矿系统
中条山西南段与变基性岩有关的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铜(镍、铁)矿
变基性岩
热液改造加富
中条山西南段
中条山地区铜金成矿地质基础和预测
中条山
铜矿床
金矿床
花岗岩-绿岩带
古元古代裂谷
成矿预测
中条山南段王窑头与变质基性岩有关的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潜力
中条山南段
王窑头矿区特征
变质基性岩
找矿潜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条山西南段基底岩系的地质特征
来源期刊 地质调查与研究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基底岩系 涑水岩群 铜矿 构造变形 中条山西南段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前寒武纪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3-199
页数 7页 分类号 P583
字数 57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135.2003.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云峰 8 79 4.0 8.0
2 柴金钟 6 51 3.0 6.0
3 张兆琪 18 94 5.0 9.0
4 薛文彦 2 3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03)
二级引证文献  (214)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8(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0(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1(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2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3(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7(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18(2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9(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基底岩系
涑水岩群
铜矿
构造变形
中条山西南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质调查与研究
季刊
1672-4135
12-1353/P
大16开
天津市河东区大直沽八号路4号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6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09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