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论述了皮肤的微循环状态和经脉线下深部组织中的传热通道,是形成循经红外辐射轨迹(IRRTM)的两个主要因素,尤以后者更为重要.该通道由深及浅,由多种已知的组织组成,可能还有一些未知的因素参与.该处氧分压和组织温度较高,微循环旺盛,能量代谢活跃,为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和传递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经络参与人体功能的调控过程成为可能.
推荐文章
针刺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影响
针刺刺激
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督脉
胆经
心包经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热源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
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经脉路线
经络实质
热像图
电针对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影响的观察
循经感传
电针
红外线
辐射效应
督脉
胆经
心包经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加热诱发
红外热像图
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经脉循行路线
经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形成机理的初步探讨
来源期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红外热像图 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经络 皮肤微循环 热传导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5-180
页数 8页 分类号 TN21
字数 58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1-9014.2003.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培清 18 731 11.0 18.0
2 胡翔龙 63 1314 19.0 35.0
3 许金森 136 1357 19.0 33.0
4 吴宝华 23 850 14.0 23.0
5 许小洋 7 496 7.0 7.0
6 高凌云 3 18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155)
二级引证文献  (406)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7(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08(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9(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32)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1(48)
  • 引证文献(22)
  • 二级引证文献(26)
2012(36)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3(44)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7)
2014(3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27)
2015(74)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61)
2016(4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0)
2017(5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5)
2018(5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6)
2019(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2)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外热像图
循经红外辐射轨迹
经络
皮肤微循环
热传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双月刊
1001-9014
31-1577/TN
大16开
上海市玉田路500号
4-33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