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闪光X射线摄影技术研究了大锥角射流的形成机理及其对钢靶的侵彻。典型的实验装置及其产生的射流见图1(图中t是以雷管起爆为零的时间)。实验装置由主装药、药形罩、壳体、环形起爆器、雷管等组成,LY12铝壳体壁厚为3mm,主装药为RHT-901(RDX/TNT=60/40),在环形起爆器上,沿φ90的圆周上均匀布置32个起爆点,产生环形爆轰波,药形罩为紫铜,并进行了截顶处理。截顶有3方面的作用:一是降低药形罩高度,从而降低装置长径比;二是降低杵体质量,因为在药形罩的顶部,罩微元压垮距离短,得不到充分的加速,大部分形成杵体,截顶后,顶部罩微元压垮距离增加,压垮速度相应增加,从而降低杵体质量;三是提高射流头部速度,这是因为,越靠近罩顶部,微元压合速度越低,导致后面的射流微元速度高于它前面的,产生反向速度梯度,从而引起射流质量“聚集”,形成射流的头部,这种质量的“聚集”降低了射流头部速度。
推荐文章
大锥角聚能射流实验研究
聚能装药
射流
侵彻
逆序起爆下大锥角罩形成聚能射流的分析
逆序起爆
射流
装药高度
大锥角药型罩
大锥角聚能装药射流形成及对钢靶侵彻的数值模拟
大锥角聚能装药
药型罩
射流
侵彻
数值模拟
大锥角罩聚能装药射药理论计算方法
聚能装药
射流
大锥角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锥角聚能射流实验
来源期刊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大锥角聚能射流 穿甲性能 实验设计 环形起爆器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0
页数 2页 分类号 O38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大锥角聚能射流
穿甲性能
实验设计
环形起爆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
年刊
四川省绵阳市919信箱805分箱
出版文献量(篇)
215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