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正】 龙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许慎《说文解字·鱼部》曰:“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最初,古人把龙想像为“百虫之长”,把龙当做保护神来崇拜,赋予龙种种非凡的本领和神奇的力量。在奴隶社会,人们把龙说成“鳞虫之长”,是掌管雨水的水神,龙成为古人敬奉、祭祀的神物,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社会功能。而到了封建社会,龙又成了专制皇权的象征。时间越长,人们所赋予龙的文化内涵越丰富,同时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某种政治、宗教或文化、审美意义的目的,龙纹造型也在不断变化和完善。总体上说,龙纹造型走的是
推荐文章
玉龙纹饰造型的演变
玉龙纹饰
玉猪龙
汉龙
奔马形
浅谈龙纹在青花装饰中的运用
龙纹饰
陶瓷装饰
运用
商代青铜夔龙纹在现代铁艺茶几中的再生
铁艺茶几
青铜纹饰
夔龙纹符号
模块化
组合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古代玉龙纹饰造型的演变
来源期刊 东方博物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红山文化 鳞虫 玉带板 满饰 审美意义 谷纹 商周 琢玉 社会功能 查海遗址
年,卷(期) dfbw_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3
页数 7页 分类号 K876.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红山文化
鳞虫
玉带板
满饰
审美意义
谷纹
商周
琢玉
社会功能
查海遗址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方博物
季刊
大16开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87
总下载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