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油气田环境保护       
摘要:
为了降低采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对"降低采油污水处理中污泥产生量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在采油一厂文一污水站进行了为期66天的现场实验.结果表明,降低采油污水处理污泥产生量技术通过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部分离子转变为对污水净化有用的组分,并通过控制污水中的氧含量、pH及离子平衡,达到去除水中悬浮物、控制腐蚀、维持水中离子平衡的目的.当复合碱按600 mg/L加入并使系统的pH值控制在7.0~7.3且絮凝剂、助凝剂加入浓度分别为150 mg/L、100 mg/L时,污水的pH、含油量、总铁、悬浮物由处理前的6.0、109 mg/L、13.5 mg/L、78 mg/L下降为7.0、0、0~0.42、1~2,滤膜系数为35;污水腐蚀速率为0.0691 mm/a;处理后水中SRB、TGB含量分别为0、101个/mL;经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等单位监测和技术评价证实,处理后污水与地层水配伍性良好,对地层不伤害,所产生污泥可初步用做建筑材料.
推荐文章
我国三次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三次采油
污水处理
聚丙烯酰胺
采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田污水
回注水
外排水
处理技术
联合处理
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油田产出污水
破乳剂
水处理剂
盘河油田采油污水处理技术
采油污水
化学混凝
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降低采油污水处理中污泥产生量技术研究--室内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油气田环境保护 学科
关键词 中原油田 采油污水 絮凝剂 降低污泥 腐蚀性 污水净化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治理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34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3158.2003.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新强 48 553 15.0 22.0
2 屈撑囤 145 1014 16.0 23.0
3 杨志刚 4 100 4.0 4.0
4 张爱社 2 1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92)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1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2(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原油田
采油污水
絮凝剂
降低污泥
腐蚀性
污水净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油气田环境保护
双月刊
1005-3158
11-3369/X
大16开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黄河北街1号院1号楼612
1991-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2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3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