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和多种后处理技术在分析颈动脉鞘占位病变与颈动脉关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0例颈动脉鞘肿块患者的CTA轴位和MPR,SSD,MIP,VR,VE(仿真内镜)等后处理图像,根据肿瘤与血管交角(瘤-管角)、瘤-管脂肪间隙、颈动脉狭窄的程度、血管壁光滑度等4项指标评价颈动脉鞘占位与颈动脉的关系.结果:CTA后处理共获得60支血管,有10支颈动脉受侵犯,9支为恶性肿瘤所致,1例为脓肿所致.将轴位和后处理图像相结合,综合运用4项指标有助于显示颈动脉鞘占位与颈部血管关系,可帮助判断颈动脉受侵与否.结论:CTA后处理方法综合运用能良好显示颈动脉鞘占位与颈部血管关系,有助于术前判断占位是否侵犯颈动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推荐文章
颈动脉间隙及其占位性病变的影像研究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头颈部肿瘤
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冠状动脉病变
颈动脉
内膜-中膜厚度
危险因素
预后
对颈动脉鞘解剖的再认识及其意义
颈动脉鞘
颈筋膜
应用解剖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脑白质病变
颈动脉
动脉硬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TA综合评价颈动脉鞘占位病变与颈动脉的关系
来源期刊 放射学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动脉鞘 颈动脉 CT血管造影 后处理
年,卷(期) 2003,(12) 所属期刊栏目 中枢神经与头颈部影像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8-88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814.43|R730.4
字数 44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13.2003.12.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5)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1(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动脉鞘
颈动脉
CT血管造影
后处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放射学实践
月刊
1000-0313
42-1208/R
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2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4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