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弥勒佛是中国佛教中地位很高的崇拜对象.晋代中原地区已经流行弥勒信仰,十六国时期,西北地区的石窟中出现了弥勒造像.弥勒造像原为佛装和菩萨装两种类型,后在长期的演变中产生了多种式样.宋代以布袋和尚形象代替的汉化弥勒造像产生,其后广泛流行开来.本文通过对大量弥勒造像的分析排比,探讨了中国古代弥勒造像的特征与演变过程.
推荐文章
中国佛教品德心理结构观及其启示
佛教
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中国佛教里的竹
佛教
竹子
文化
浅析魏晋时期佛教造像的形态美
魏晋
佛教造像
褒衣博带
秀骨清像
北魏山东佛教造像考
北魏
山东
佛教造像
艺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略谈中国佛教造像中弥勒形象的演变
来源期刊 中国历史文物 学科
关键词 佛教造像 弥勒 布袋和尚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文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0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佛教造像
弥勒
布袋和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月刊
2095-1639
10-1005/K
16开
北京东长安街16号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64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