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过滤后的煤焦油沥青分别与一,二,三,四苯基硅烷在1MPa氩气气氛和420℃~460℃温度下共炭化,合成了硅取代聚芳烃中间相.在四种合成中间相中,元素硅的起始加入量均为2%.测定了裂解残留物和硅的收率、可溶性、玻璃转化温度以及裂解残留物的炭收率;并分别以偏光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微分析法考察了残留物的微结构和相应的硅分布,硅的收率取决于不同的苯取代硅烷的挥发性和反应性.裂解残留物显示出三种不同的共存相:(a)含有粗镶嵌织构和痕量硅的光学各向异性相;(b)硅含量较高的光学各向同性相;(c)含细镶嵌织构和中等硅含量的光学各向异性相.最后这种中间相主要来自二,三苯取代硅烷与煤沥青的共炭化,是由于硅取代聚芳烃中碳原子并破坏了其分子的平面结构而引起的.
推荐文章
煤焦油精制软沥青炭化馏出物分析分离方法的选择
煤焦油
软沥青
炭化
馏出物
分析
分离
煤焦油沥青制备中间相
煤焦油沥青
中间相
硼取代聚芳烃中间相的制备
中间相
吡啶硼烷
硼添加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煤焦油软沥青和苯基硅烷制备硅取代聚芳烃中间相的研究
来源期刊 新型炭材料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煤焦油沥青 中间相 热解 微结构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TQ522.65
字数 8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7-8827.2003.01.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29)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煤焦油沥青
中间相
热解
微结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型炭材料
双月刊
1007-8827
14-1116/TQ
16开
太原市165信箱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8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1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