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福建东山赤山防护林场对不同模式混交林中湿地松的光合特性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湿地松的CO2补偿点为163 μmol/mol,羧化效率为0.0171,暗呼吸速率为0.28μmol/(m2@s),光补偿点为40 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100μmol/(m2@s);湿地松林冠下层和林冠上层的净光合作用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且林冠上层叶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在营造湿地松-木麻黄的带状混交林时,为了提高湿地松的光合效能,湿地松带的行数应不少于3~4行;对稀疏木麻黄林带下套种湿地松光合效能的研究表明,在郁闭度小于0.28的稀疏林带下套种湿地松,可作为老林带更新的一种方式.
推荐文章
不同栽植模式湿地松生长特点的比较
湿地松
纯林
混交林
生长量
生长特点
东南沿海湿地松防护林胸径树高关系研究
湿地松
沿海防护林
生长模型
湿地松与马占相思混交效果分析
湿地松
马占相思
混交林
纯林
沙岸木麻黄防护林不同更新模式土壤结构分形特征及其效应
沙岸
木麻黄
防护林
更新模式
分形维数
土壤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混交模式防护林中湿地松的光合特性
来源期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湿地松 混交林 混交模式 光合作用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8
页数 4页 分类号 S718
字数 353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2006.2003.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薛建辉 141 3240 31.0 51.0
2 谭芳林 62 806 16.0 25.0
4 林武星 68 827 17.0 24.0
5 傅忠华 10 214 8.0 10.0
8 张水松 13 348 11.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139)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09(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0(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3(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5(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6(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湿地松
混交林
混交模式
光合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0-2006
32-1161/S
大16开
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林业大学
28-16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99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67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