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单独使用醋酸甲孕酮(MPA)、十一酸睾酮(TU)和联合应用对雄性大鼠骨髓和生精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24只大鼠分组后,分别给予每月一次肌注MPA 75 mg/kg、TU 25 mg/kg及MPA 75 mg/kg +TU 25 mg/kg;另以等体积植物油溶剂为对照,共3个月.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后骨髓与生精细胞微核率、精子计数与形态和生殖激素变化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促性腺激素和生精功能均明显抑制(P<0.05);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无明显升高(P>0.05);生精细胞微核率明显增加(P<0.05);附睾精子不仅数量下降,而且畸形率升高(P<0.05). 结论 MPA或TU单独或联合使用对体细胞均无致突变性,而使生精细胞微核增加,这可能与其抑制生精效应有关.
推荐文章
亚砷酸钠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亚砷酸钠
微核率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流式细胞仪筛选环磷酰胺诱导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技术方法
微核
嗜多染红细胞
单激光流式细胞仪
小鼠
大鼠
烟草提取液诱导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研究
小鼠
烟草提取液
嗜多染红细胞
微核率
流式细胞仪检测γ射线照射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研究
γ射线
嗜多染红细胞
微核试验
流式细胞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醋酸甲孕酮和十一酸睾酮对雄性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和生精细胞微核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殖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醋酸甲孕酮 十一酸睾酮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生精细胞 微核率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实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4-338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94.1
字数 265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3845.2003.06.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贾悦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49 272 9.0 13.0
2 崔毓桂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 167 1067 16.0 22.0
3 蔡瑞芬 16 123 5.0 11.0
4 童建孙 21 199 7.0 13.0
5 王兴海 32 214 7.0 13.0
6 马鼎志 11 39 4.0 5.0
7 狄福松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37 307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7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醋酸甲孕酮
十一酸睾酮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生精细胞
微核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殖医学杂志
月刊
1004-3845
11-4645/R
大16开
北京市帅府园1号
80-419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1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22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