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觉罗塔格造山带位于吐哈盆地和中天山地块之间,长期以来,关于该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属性争论较多,有晚古生代岛弧带、弧后盆地、裂陷槽、古生代陆缘增生带、石炭纪火山岩型被动陆缘等不同认识.基于晚古生代早期觉罗塔格地区处于板内拉张的动力学背景,而非挤压碰撞环境,结合对带内早石炭世雅满苏组火山-沉积建造较为系统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认为觉罗塔格造山带应为一拉张型构造-岩浆岩带.
推荐文章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康古尔塔格断裂带构造特征及边界属性研究
觉罗塔格造山带
康古尔断裂
构造特征
断裂属性
东天山觉罗塔格构造带雅满苏组火山岩的矿物学研究
雅满苏组
斜长石
单斜辉石
捕虏晶
岩浆系列
构造背景
温压计
新疆东天山斑岩型铜矿带及其大地构造格局
斑岩铜矿
俯冲带
构造岩浆演化
板块
构造格
天山
新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属性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造山带 构造属性 觉罗塔格 东天山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1-366
页数 6页 分类号 P588.14
字数 59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03.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华芹 36 2137 24.0 36.0
2 何国琦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25 2326 18.0 25.0
3 陈富文 18 928 14.0 1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435)
二级引证文献  (1342)
198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9)
  • 引证文献(1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07(4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5)
2008(38)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31)
2009(42)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8)
2010(64)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58)
2011(6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61)
2012(101)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97)
2013(87)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80)
2014(10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04)
2015(13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31)
2016(178)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69)
2017(139)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33)
2018(238)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228)
2019(12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1)
2020(5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造山带
构造属性
觉罗塔格
东天山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