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状态下,紧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对挽救患者生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15例,平均年龄(70.1±8.4)岁,动脉血压<85/6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动超声检查射血分数(EF)<42%,伴有明确的急性泵衰竭征象.患者发病24h内紧急行左前降支冠状动脉支架术,其中4例同时行右冠状动脉内支架术,3例行回旋支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介入治疗术前及术后观察血压、心率,应用心动超声测定心功能变化情况.结果15例患者支架术后完全阻塞的左前降支血管再通良好,术后30 min血压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收缩压(106.0±11.8)vs(76.2±4.9)mmHg,P<0.01;舒张压(82.4±9.7)vs(56.2±6.1)mm Hg,P<0.01];心率明显下降[(79.2±8.4)vs(109.2±9.1)次/分,P<0.01].术后4 h,心动超声测定心功能明显改善[EF(48.8±4.7)%vs(34.3±4.5)%,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状态时,尤其是年老患者,治疗的关键是尽早使完全阻塞的血管再通,而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十分有效和较安全的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疗效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梗死/外科学
冠状动脉分流术
体外循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临床特点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危险因素
再灌注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 休克,心源性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4
字数 16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812.2003.01.007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5)
197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
休克,心源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月刊
1004-8812
11-315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82-66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0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