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在江西红壤区选择5种具有代表性的红壤生态利用模式:稀疏林生态(Ⅰ)、林草生态(Ⅱ)、草灌生态(Ⅲ)、经果生态(Ⅳ)、农田生态(Ⅴ)和对照模式侵蚀裸地(Ⅵ),利用人工模拟降雨仪研究和分析了不同生态模式"土壤水库"调节雨水的特征及其防洪减灾效能.结果表明,红壤区土壤入水通道受阻是 "土壤水库"发挥防洪减灾效能的主要障碍因子;人工草灌生态模式(Ⅲ)的防洪减灾效能最好;经果生态模式(Ⅳ)不但具有较高的防洪减沙效能,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是该区首选模式.
推荐文章
湘南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种植模式下土壤磷素流失特征
红壤丘陵区
生态种植模式
地表径流
磷素流失
红壤退化地森林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对土壤水库库容的影响
土壤水库
库容
土壤有机碳
典型相关分析
森林恢复
红壤
红壤区林地浅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植被类型
浅沟
红壤区
红壤丘陵区不同生态恢复模式的土壤生态效应
红壤丘陵区
生态恢复模式
土壤生态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壤区不同生态模式的"土壤水库"特征及其防洪减灾效能
来源期刊 土壤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土壤水库 防洪减灾 生态模式 红壤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56-664
页数 9页 分类号 S157.1
字数 51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564-3929.2003.05.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学正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79 3880 32.0 62.0
2 于东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44 2420 22.0 4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36)
二级引证文献  (10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1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7(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9(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0(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2(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7(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壤水库
防洪减灾
生态模式
红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土壤学报
双月刊
0564-3929
32-1119/P
大16开
南京市北京东路71号
2-560
194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1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39122
相关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英文译名: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973.gov.cn/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农业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