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金沙江溪洛渡地区古-中生代沉积地层中发育复杂的褶皱构造,它们是喜马拉雅运动期间经3期褶皱叠加而成,其叠加方式主要有跨褶、移褶、限褶、重褶等.大比例尺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区内第3期褶皱--箐口复式背斜形成地下分水岭,构成了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库首至下游可能渗漏路径上的挡水墙,岩溶管道式渗漏不会发生.区内第3期褶皱的首次厘定及研究,对溪洛渡巨型水电站库首渗漏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推荐文章
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库区通航资源的综合利用
金沙江
溪洛渡库区
通航资源
综合利用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地应力测量
金沙江
水压致裂法
地应力
金沙江新桥滑坡群工程地质特征及治理措施
新桥滑坡群
工程地质特征
治理措施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工程风险分析
工程风险
投资风险
风险因素
风险分析
溪洛渡水电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沙江溪洛渡地区叠加褶皱及工程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中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褶皱构造 叠加褶皱 金沙江 溪洛渡水电站 水库渗漏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2-356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42.+2
字数 457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3657.2003.04.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德超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48 422 12.0 1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褶皱构造
叠加褶皱
金沙江
溪洛渡水电站
水库渗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地质
双月刊
1000-3657
11-1167/P
大16开
北京市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112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24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90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