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Griffing方法2,利用8×8不完全双列杂交法分析了8个普通小麦品种千粒重的配合力和遗传模型.结果表明,千粒重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以加性效应为主,平均显性度为0.371 4.小麦品种郑9023 和扬麦158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高,可作为改良籽粒粒重的最佳亲本.
推荐文章
小麦品种千粒重的差异性检验
假设检验
样本
差异性
发掘人工合成小麦中千粒重QTL的有利等位基因
小麦
微卫星标记
数量性状基因座:千粒重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千粒重性状遗传体系分析
Brassica napus L.
千粒重
遗传体系
主基因+多基因
利用普通小麦、硬粒小麦种间杂种优势选育高千粒重新种质研究
普通小麦
硬粒小麦
杂种优势
千粒重
种质创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普通小麦千粒重的配合力与遗传模型分析
来源期刊 南京农专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小麦 千粒重 配合力 遗传模型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科技研究与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4
页数 3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160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755X.2003.01.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姚金保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112 1016 17.0 25.0
2 姚国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80 664 16.0 20.0
3 杨学明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88 742 16.0 21.0
4 王书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0 296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9)
二级引证文献  (77)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9(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4)
2019(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麦
千粒重
配合力
遗传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季刊
1672-755X
32-1722/S
大16开
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6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7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