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多态性芯片(中科院上海微系统和信息技术研究所等研制),检测HBV基因前C区1896、1814,基本C区启动子(BCP)1762和1764,P区的YMDD基序552位等的点突变的效能.方法:以该芯片检测49例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并对部分血清的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HBV前C区1896位在血清HBeAg阳性病例中,野生株、混合(野生/突变)株、突变株和未确定(无杂交信号)的检出率,分别为57.7%,38.5%,0和3.8%;血清抗HBe阳性病例中,相应为33.3%,22.2%,33.3%和11%,后者突变株显著高于前者(P<0.01).所有病例HBV前C区的1814位均为野生,未检出突变.BCP 1762和1764双突变在慢性重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的检出率分别为66.7%和69.2%,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的19%(P<0.01).10例拉米夫定治疗6月以上,HBV DNA仍阳性者中,7例检出P区YIDD或YVDD突变,1例兼有YIDD和YVDD突变,余2例无杂交信号.7例1896,4例BCP,6例YMDD的测序和芯片检测结果一致,6例无信号位点的测序结果显示,这些位点附近,出现了与杂交探针错配的突变.结论:初步结果提示,该芯片适用于临床检测-HBV前C区、P区一些已知热点的突变,并可用于研究这些突变与疾病严重性,及产生抗HBV药物耐药间的相互关系.
推荐文章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与肝炎临床的相关性
乙肝病毒
基因型
微板核酸分子杂交
病毒性肝炎
抗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治疗的若干进展
乙型肝炎 转基因干扰素
DNA疫苗
反义寡核苷酸 三螺旋形成寡核苷酸 核酶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检测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微板核酸分子杂交
肝功能
TGF-β1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关系的Meta分析
肝炎,乙型
肝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多态现象,遗传
Meta分析
基因多态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多态性检测芯片的临床应用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导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基因芯片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基因诊断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11
字数 226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0959.2003.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伟伦 29 72 5.0 7.0
2 顾士民 9 10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基因芯片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突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导刊
月刊
1009-0959
11-439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2-49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409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579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