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制吡喹酮缓释包埋剂,观察其预防小鼠血吸虫病的效果.方法将吡喹酮原药与控释材料硫化硅橡胶、交联剂和催化剂等按一定比例经一定工艺制成吡喹酮缓释包埋剂,经体外释放试验确定最佳配方剂型,并进行动物实验观察其预防小鼠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缓释剂型为棒状,长2 cm,外径2 mm,每根含吡喹酮原药30 mg.小鼠植入药棒(2根/鼠)后4周进行感染(40尾/鼠),感染后7周解剖观察,其预防保护率为40.2%,肝虫卵减少率64.3%,粪EPC减少率70.5%.结论吡喹酮缓释包埋剂是一种有希望的预防动物感染的新缓释剂型.
推荐文章
3种CAg检测方法评价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疗效的比较
吡喹酮
血吸虫病
循环抗原
疗效考核
单克隆抗体
吡喹酮缓释剂防制牛血吸虫病试验
吡喹酮缓释剂
吡喹酮粉剂
牛血吸虫病
防治
吡喹酮注射剂早期治疗小鼠血吸虫病效果的初步研究
吡喹酮
注射剂
日本血吸虫病
早期治疗
高效液相色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吡喹酮缓释包埋剂预防小鼠血吸虫病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吡喹酮 缓释剂 血吸虫病 预防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0-22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83.1
字数 15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302.2003.04.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传栋 32 190 8.0 12.0
2 邱秀菊 1 10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吡喹酮
缓释剂
血吸虫病
预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季刊
1672-2302
34-1263/R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芜湖路377号安徽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东楼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52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