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无因次裂缝导流能力是油井增产作业中一个主要的设计参数,它是裂缝传输流体至井眼的裂缝传导能力与地层输送流体至裂缝的传导能力的比较。它在压裂设计上的应用追溯到50年代水力压裂技术的最早时期。尽管在数值模拟方面有所进展,但也许因为在目前这样一种重要理论中它的相对简单性,因此连续使用40年之后它仍是一个主要的设计参数。然而,作为任意设计参数,它的值与测定中使用的数据一样有价值。近年来文献中的测试报道和70年代初期其他研究表明,多数工程师使用的裂缝导流能力的数据源对裂缝的有效渗透率估计过高,竟高出一个数量级。这一结果导致当今的水力压裂增产处理在生产能力方面受到限制,并且与油藏的潜在供油能力不相匹配。因此,了解该试验参数,使当今的工程师们可以测出输科数据,以便更精确地计算出无因次裂缝导流能力值,从而提高油井产能。
推荐文章
无因次裂缝导流能力:极佳输入值得到极佳的油井产能
裂缝导流能力
无因次水力压裂
非达西流
多相流
利用无因次IPR曲线预测水平气井的产能
水平气井
水力压裂
产能
无因次IPR
修正方程
绝对无阻流量
裂缝导流能力优化研究
裂缝参数
缝内流量分布
无因次裂缝导流能力
流体流动模式
低渗透地层
脱砂压裂
小型裂缝导流能力研究
酸压酸液
小型裂缝
导流能力
实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因次裂缝导流能力:极佳输入值得到极佳的油井产能
来源期刊 国外油田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因次裂缝导流能力 极佳输入值 油井 产能 无因次水力压裂 非达西流 多相流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16
页数 3页 分类号 TE32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小平 6 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因次裂缝导流能力
极佳输入值
油井
产能
无因次水力压裂
非达西流
多相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外油田工程
月刊
1002-641X
23-1290/TE
大庆油田设计院<国外油田工程>编辑部
出版文献量(篇)
3925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