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安徽泾县地区晚二叠世地层可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层序1~2对应于龙潭期,层序3~4对应于长兴期.一般均由海侵体系域、饥饿段和高位体系域构成,个别尚发育低位体系域.层序界线一般表现为暴露不整合.各体系域中均识别出数量不等、厚度不一的副层序,一般海侵体系域中的副层序均表现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旋回,总体为向上变深的退积型;高位体系域中的副层序均表现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旋回,总体为向上变浅的进积型.副层序中不同程度的发育着高频层序,一般表现为韵律性旋回,其沉积厚度多在m级,多为下粗上细的正粒序组构,个别为上粗下细的反粒序组构.
推荐文章
通南巴地区上二叠统一下三叠统层序地层划分
四川盆地
通南巴地区
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
地层
层序划分
层序格架
储集层
勘探区
贵州台地相区宗地剖面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层序地层特征
层序地层
晚石炭世
早二叠世
宗地
贵州
肯基亚克盐下油田二叠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
肯基亚克盐下油田
二叠纪
层序地层学
沉积特征
地震勘探
测井
岩心
研究
黔南独山地区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早期沉积特征及层序地层研究
黔南独山地区
上石炭统
沉积特征
层序地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泾县地区晚二叠世露头层序地层特征
来源期刊 安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体系域 三级层序 晚二叠世 安徽泾县地区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9-173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39.2
字数 46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6157.2003.03.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卫 26 484 11.0 21.0
3 杜建国 45 1030 16.0 31.0
4 岳书仓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99 2319 29.0 43.0
5 杜森官 9 58 4.0 7.0
6 孙乘云 8 59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12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系域
三级层序
晚二叠世
安徽泾县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地质
季刊
1005-6157
34-1111/P
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