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安徽二叠纪龙潭组煤层中S、Fe、As、Cd、Se、Hg、Ti和Zn等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了这些潜在毒害元素的相关关系,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知识给出了这些元素在煤中赋存状态的信息.结果表明:煤层中Pb以方铅矿形式存在于煤中;As、Hg、Sb主要赋存于次生黄铁矿中;Zn和Se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中;从元素地球化学性质上讲,Cd应赋存于闪锌矿中,但由于其在煤中的含量较低,造成分析数据的误差较大,从而掩盖了它与Zn之间的相关关系;Ti的赋存状态较为复杂.
推荐文章
煤中潜在毒害元素分布的多元分析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潜在毒害元素
多元分析
赋存状态
贵州
中国石炭纪和二叠纪植物群
石炭纪
二叠纪
植物群
拟鳞木植物群
华夏植物群
浅析两淮地区二叠纪时期的古环境
潘北煤矿
动植物化石
地层岩性
古环境
淮北煤田二叠纪煤中伴生元素的亲和性研究
伴生元素
淮北煤田
亲和性
二叠纪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徽二叠纪龙潭组煤中潜在毒害元素分布的因子分析研究
来源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龙潭组煤层 潜在毒害元素 因子分析 赋存状态 安徽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煤田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18.11|P595
字数 23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986.2003.01.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晓勇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 11 86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5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48)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潭组煤层
潜在毒害元素
因子分析
赋存状态
安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煤田地质与勘探
双月刊
1001-1986
61-1155/P
大16开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一路82号
52-14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0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22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