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DS1号是适于22.5kg/hm2播种量的秋播冬小麦品种.为了掌握其温光反应特性,为确定它的适宜种植范围提供试验依据,2001年和2002年,用这个小麦品种在人工气候箱内进行了8种不同温光组合的生态模拟试验.参试品种是DS1号.每台气候箱的体积为50×50×100cm3.试验过程中,箱内相对湿度是70%~78%.光照强度为9000lx.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处理中,出苗至抽穗过程中,≥5℃积温和天数差异极大.结果表明,低温不是唯一的春化条件.在8种不同的处理中,植株抽穗前,表现了不同的温光效应.在生育前期5℃的处理中,可以完成春化,与之配合的16h光照的长日条件或8h光照的短日条件均可.在20℃和8h光照的处理中,未表现出短日春化效应,或抽穗期显著拖长.短日春化可能要有一定的光照强度相配合.生育前期或直至抽穗前,在20℃和16h长日条件下,可以通过"非春化途径"完成抽穗前的生育进程,出苗~生理拔节和出苗~抽穗阶段并不拖长或略长.
推荐文章
光温生态因子对冬小麦幼穗分化的影响研究
冬小麦
光温生态因子
幼穗分化
中外小麦品种光温互作效应比较研究
小麦
中外品种
苗穗期
穗分化
温光互作
光温效应对大豆品种黑河45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
黑河45
播期
光温效应
生育进程
产量
不同生育期复水对受旱冬小麦的补偿效应研究
冬小麦
生育期
复水
补偿效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冬小麦品种DS1号生育进程的温光效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冬小麦 人工气候箱 温光效应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42-12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Q142.2|S51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3.06.02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曹广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24 269 9.0 16.0
2 吴东兵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24 269 9.0 16.0
3 李荣旗 15 135 6.0 11.0
4 张仲琦 8 56 3.0 7.0
5 张志刚 4 22 2.0 4.0
6 於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 244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47)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小麦
人工气候箱
温光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