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铜官山铜矿床是我国著名的产铜区,首次在罗村矿段圈定出具有工业意义的金矿体,是本区找矿工作的一个突破.作者通过现场工作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经整理分析得出金矿体主要赋存在夕卡岩、大理岩及闪长岩交汇处的次级小断裂或裂隙中,主要受岩浆岩,地层的岩性,接触带构造及次级小断裂或裂隙等多种因素控制,而金大量析出则发生在热液后期的碳酸盐阶段.
推荐文章
巩留县库茹尔铜金矿矿体地质特征
火英脉型
蚀变岩型
火山角砾岩型
中低温热液型
金山金矿床不同区段石英脉矿体地质特征比较
金山金矿床
石英脉矿体
硅化糜棱岩型石英脉
含金石英脉
新疆若羌县三峰山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三峰山
铜金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新疆阿希金矿床矿体剥蚀程度浅析
矿体产出形态
黄铁矿热电性
剥蚀程度
阿希金矿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官山铜矿床金矿体的发现和金矿体地质特征的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铜官山铜矿床 金矿体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矿产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5-269
页数 5页 分类号 P618.41
字数 45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5-6157.2003.04.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官山铜矿床
金矿体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地质
季刊
1005-6157
34-1111/P
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296号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1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8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