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量化理论Ⅰ的方法,对影响朝阳半干旱地区人工采伐带内油松天然更新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采伐带内油松天然更新幼树数量的主导因子顺序为:采伐带宽度>坡向>坡位>采伐带中的部位,影响采伐带内油松更新幼树生长的因子顺序因树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对影响采伐带内油松的天然更新的主导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等带间隔采伐是一种利于天然更新的方法,人工采伐带的宽度以10m左右为宜,在立地条件好的地区可以适当加宽,但最好在20m以内.
推荐文章
带状采伐栽植阔叶树对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天然更新
油松
栽植阔叶树
带状采伐
西藏云杉林人工更新与天然更新状况的比较研究
云杉
人工更新
天然更新
西藏
采伐方式及整地对半干旱地区油松天然更新的影响
人工促进措施
天然更新
油松
半干旱地区
我国森林天然更新及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现状与展望
天然更新
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封山育林
干扰
经营措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朝阳地区人工采伐带内油松天然更新研究
来源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采伐带 油松 天然更新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林业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9
页数 5页 分类号 S754.1|S791.254
字数 399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1700.2003.0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明国 136 1566 21.0 31.0
2 李海春 49 232 9.0 13.0
3 李喜霞 23 149 6.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56)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采伐带
油松
天然更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0-1700
21-1134/S
大16开
沈阳市东陵路120号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87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