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依照复式含油气系统理论,以区域盖层为界,将长岭地区划分为出3个含油气系统:以青山口组为盖层的深部、嫩江组为盖层的中部以及以明水组为盖层的上部含油气系统.其中深部含油气系统是长岭地区重要的含油气领域,目前发现有东岭气藏、达字井含气构造,以下生上储、自生自储及上生下储式组合方式为主,据盆地模拟表明成藏的关键时刻是明水组末期(65 Ma);中部含油气系统以下生上储及自生自储式的组合方式为主,成藏的关键时刻是明水组末期(65 Ma)和现今;上部含油气系统以下生上储式组合方式为主,目前正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成藏的关键时刻是现在.
推荐文章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龙凤山地区油气分布有序性及其主控因素
松辽盆地
长岭断陷
龙凤山地区
油气分布
有序性
主控因素
油气运聚单元
油源断层
烃源岩
勘探区
焉耆盆地含油气系统分析
焉耆盆地
中生界
含油气系统
基本要素
演化
油气藏类型
扎格罗斯盆地含油气系统分析与资源潜力评价
扎格罗斯盆地
油气分布
主控因素
含油气系统
资源评价
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含油气系统及勘探方向
焉耆盆地
含油气层系
油气藏
圈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辽盆地长岭地区复式含油气系统分析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复式含油气系统 松辽盆地 长岭
年,卷(期) 2003,(6)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勘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57
页数 4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76.2003.06.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建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荆州新区勘探研究所 19 77 5.0 8.0
2 王琳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荆州新区勘探研究所 33 235 9.0 14.0
3 杨长青 中国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荆州新区勘探研究所 1 9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6)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式含油气系统
松辽盆地
长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