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各种影像表现,重点是确定X线和CT表现以及MRI表现在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搜集了经临床追踪或手术病理证实25例患者,25例全部摄平片,其中12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扫描,并分析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MRI特点.结果 25例共30个病灶,其中16个位于股骨下干骺端,5个位于股骨近端,4个位于胫骨近端,3个位于腓骨干骺端,1个位于尺骨下端,1个位于锁骨.单骨单发21例;多发4例中,单骨双发一例,双骨单发2例.3骨单发病灶1例.X线表现;缺损的大小为0.6-3.6cm,病灶位于干骺端皮质内或自骨皮质膨向髓腔,呈卵圆形、分叶状或“泪滴”状偏心性骨皮质缺损区,病变长轴与骨干平行,病灶表面可无骨壳,周有骨性硬化边,局部皮质可膨大变薄或毛糙,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部分缺损内有纵行骨性分隔.CT表现12个病灶为皮质内囊状或不规则无膨胀骨质破坏区,外侧骨壳完整或缺损,邻近骨质无骨膜反应,28个病灶邻近软组织无肿胀,仅两个有轻微肿胀.MRI:5例MRI表现T_1WI、T_2WI均为低信号,周边硬化缘更低.30个病灶随访观察,无1例病灶扩大或出现新病灶,18个病灶随访复查逐渐被增生骨质填充缩小,8个病灶无变化,4个病灶经复查,病灶完全消失.结论 X线、CT和MRI对纤维性骨皮质缺损能进行准确诊断,观察随访可了解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转归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