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桩及承台采用线弹性有限元模型,对承台下桩周土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群桩以外的土体采用线弹性无限元模型,在桩土接触面上设置接触面单元,利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对桩-土-承台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承台下桩顶反力总体表现出角桩最大,边桩次之,中桩最小的分布规律,随着作用在承台上的荷载增大,桩顶反力趋于均匀分布,承台下桩侧摩阻力是由桩端向桩顶逐渐发展的,承台对桩上部侧摩擦阻力存在"削弱作用".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对承台下有九桩的情况进行了静载试验,将试验结果与本文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推荐文章
旋喷群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数值分析
旋喷桩
复合地基
承载特性
三维数值分析
碎石桩复合地基性状的弹塑性分析
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碎石桩
复合地基
弹塑性理论
柔性荷载下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柔性荷载
粉喷桩复合地基
承载特性
试验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弹塑性分析
来源期刊 工程地质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复合地基 相互作用 三维弹塑性有限元 无限元 承载特性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4-249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473.1
字数 36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9665.2003.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可能 中南大学资源环境工程学院 204 2133 25.0 37.0
2 刘杰 株洲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34 694 15.0 26.0
3 何杰 株洲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10 148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7)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复合地基
相互作用
三维弹塑性有限元
无限元
承载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4-9665
11-3249/P
大16开
北京北土城西路19号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82-296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5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5785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