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及有关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笔者认为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遵循的应是下述两种理念:其一,公权与私权并存时,强调公权优于私权.当犯罪行为与民事侵权并存时,立法者认为犯罪本质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侵犯,即便是存在被害人的情形下,也认为是对整个社会的侵犯,而非简单地对个人的侵犯.因此,应先由国家对该犯罪行为追究,进入提起公诉阶段时,才允许私人就其民事赔偿部份提出请求,被害人首先要服从国家追究犯罪的需要.其二,在公平与效率关系上,强调效率优先.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立法者关注的是国家资源的大量投入,因此强调简化诉讼程序,节省人力、物力,强调及时有效地处理案件.所以我们看到,民事诉讼诉讼要在刑事诉讼启动后才能进行,并且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与刑事案件一并审理,即使为防止刑事案件的过份迟延,也要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推荐文章
略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死亡赔偿金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死亡赔偿金
赔偿范围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制度完善
检察院
浅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方法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调解
司法公正
论专利侵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
专利权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赔偿范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司法理念
来源期刊 法律适用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观点集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涛 57 5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法律适用
半月刊
1004-7884
11-3126/D
大16开
北京市通州区天成桥甲1号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34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579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