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试验结果表明:藏系羔羊日粮中精料比例越高,个体增重、饲料转化率达到最大的时间就越长,曲线的峰值就出现的越晚.各育肥期羔羊个体增重在育肥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同一育肥组羔羊的个体增重在不同育肥期之间差异显著(P<0.05).3个育肥组和对照组羔羊个体总增重的顺序为:第1组>第3组>第2组>对照,且它们的增重率分别为51.27%、50.08%、48.75%和-8.25%,且3个育肥组羔羊个体增重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不论从羔羊个体增重,还是从饲料转化率的角度考虑,利用相应的日粮组成育肥1岁羔羊时,第1组、第2组和第3组分别不能少于50d、40d和40d.3个育肥组羔羊个体增重与实际采食量之间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第1、第2和第3组的线性回归方程依次为:Y=0.5951X-4.7596(r=0.8037,P<0.05);Y=0.5456X-6.2214(r=0.8587,P<0.05);Y=0.2418X-6.408(r=0.8474,P<0.05).当X=7.998kg/10d·只,11.403kg/10d·只和26.502kg/10d·只时,第1组、第2组和第3组羔羊的个体增重均为零,即在这种采食量水平下,只能够维持各组羔羊的基础代谢,只有采食量大于这种水平时,羔羊才能进行净生产.
推荐文章
甘南藏羊高寒牧区冷季补饲育肥试验
藏羊
补饲
效果
高寒牧区
高寒牧区杜藏、萨藏F1代羔羊早期育肥试验
高寒牧区
藏羊
杂交组合
适应性
育肥性能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冷季补饲藏系绵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藏系绵羊
温室气体
甲烷
二氧化碳
氧化亚氮
日排放特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寒牧区藏系绵羊(1岁)冬季暖棚育肥试验
来源期刊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高寒牧区 藏系绵羊(1岁) 冬季 暖棚育肥
年,卷(期) 2003,(5)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15.4
字数 36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7950.2003.05.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玉寿 171 3267 32.0 46.0
2 赵新全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230 5718 40.0 63.0
3 徐世晓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81 1108 20.0 28.0
4 董全民 125 2657 29.0 43.0
5 李青云 37 1340 24.0 3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寒牧区
藏系绵羊(1岁)
冬季
暖棚育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双月刊
1003-7950
63-1020/S
大16开
西宁市纬二路1号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56-10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03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867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