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针对基于模拟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神经阈值刺激仪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了满足科研项目"神经阈值图谱绘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对神经阈值刺激仪各项指标的要求,重新设计、调试、改进神经阈值刺激仪.方法基于直接数字合成(direct digital synthesis,DDS)以及其它新技术,设计出全新的信号发生源,采用光电耦合、高隔离电源以及浮地等方法,摒弃了传统的变压器隔离等技术,使神经阈值刺激输出的刺激信号能量较强且稳定,失真度低.结果仪器整机安装调试后,就仪器输出的正弦波信号,用TDS3034B数字存贮示波器对其观察并进行FFT处理,经计算可知,信号总波形失真度小于1.0%.结论重新设计的神经阈值刺激仪无论从输出信号失真度上还是从刺激能量的强度和稳定度上,以及整机的可靠性、安全性等诸方面,都基于模拟函数信号发生器的神经阈值刺激仪有重大进步或改善,完全满足科研项目"神经阈值图谱绘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对神经阈值刺激仪各项指标的要求.
推荐文章
精密神经阈值刺激仪系统软件的开发
神经阈值
刺激仪
软件
MCS-51汇编语言
精密神经阈值刺激仪的研制
神经阈值
刺激仪
MAX038
基于DDS技术的测深仪回波信号源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信号源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基于AT89C52的体外神经刺激仪的设计
神经刺激仪
AT89C52
软件流程
AD/D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DDS技术的神经阈值刺激仪的研制
来源期刊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神经阈值图谱 直接数字合成(DDS)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光电耦合 神经阈值刺激仪
年,卷(期) 2003,(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1-194,197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18.6|TH782
字数 24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3208.2003.03.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敏 142 1340 21.0 27.0
2 常本康 234 2020 19.0 30.0
3 刘铁兵 120 988 16.0 23.0
4 汤黎明 3 26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62)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4)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8(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0(2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神经阈值图谱 直接数字合成(DDS)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光电耦合 神经阈值刺激仪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双月刊
1002-3208
11-2261/R
16开
北京安定门外安贞医院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29
总下载数(次)
1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