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艾滋病病毒(HIV)可通过性接触、静脉注射、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母婴传播是我国家庭内传播的主要方式.HIV的母婴传播可通过三种途径发生:胎儿经胎盘宫内感染,分娩时经产道感染,产后经哺乳感染.母亲的疾病状态、免疫状态及病毒载量等因素与母婴传播有重要的关系.近年在预防HIV母婴传播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HⅣ研究的任一方面,现对预防HⅣ母婴传播的几项措施作一综述.
推荐文章
艾滋病病毒母乳传播的研究进展
艾滋病病毒感染
母乳喂养
母婴传播
母乳传播
影响因素
孕期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孕期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健康教育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资源投入影响因素分析
艾滋病
母婴传播
防治资源
投入
影响因素
艾滋病病毒母乳传播的研究进展
艾滋病病毒感染
母乳喂养
母婴传播
母乳传播
影响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HⅣ 母婴传播 阻断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和综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12.91
字数 399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邓莉平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 28 113 7.0 9.0
2 王兮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感染科 11 133 7.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69)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9(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HⅣ
母婴传播
阻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内科学杂志
月刊
1004-2369
44-1633/R
大16开
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
46-35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0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