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根据多年在该区工作实践,认为松潘-甘孜造山带前身的巴颜喀拉盆地是羌塘-他念他翁晚古生代前缘弧之后的一系列多岛弧-盆系的一个大型弧后盆地.三叠纪时,围限此"三角形"盆地三条边缘的构造动力学作用方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其东侧为扬子西缘被动大陆边缘(D-T2),中三叠晚期(拉丁期)转化为与华北和羌塘陆块有关的前陆盆地(T2-T3),由于扬子陆块向西双向斜向俯冲作用,在其北侧和南侧边缘形成南昆仑和可可西里-甘孜-理塘俯冲消减杂岩.重建的地层层序和沉积地质特征显示巴颜喀拉盆地主体三叠系复理石沉积是周缘前陆盆地.
推荐文章
川西松潘-甘孜弧前盆地的形成及演化
松潘-甘孜褶皱带
弧前盆地
古特提斯洋
活动陆缘
川西
松潘—甘孜地块地壳性质再研究
基底属性
深反射剖面
航磁异常
花岗岩同位素年龄
松潘-甘孜地块前寒武-三叠系沉积地球化学研究
松潘-甘孜地块
地球化学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
源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松潘-甘孜带:是弧前增生还是弧后消减?
来源期刊 矿物岩石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巴颜喀拉盆地 双向斜向俯冲 周缘前陆盆地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构造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1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576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6872.2003.02.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桂棠 41 1483 21.0 38.0
2 江新胜 29 450 14.0 20.0
3 徐强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16 402 10.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8)
同被引文献  (283)
二级引证文献  (235)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07(11)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0(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2(2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5(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6(2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17(2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8(2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9(33)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28)
2020(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巴颜喀拉盆地
双向斜向俯冲
周缘前陆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物岩石
季刊
1001-6872
51-1143/TD
16开
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成都理工大学
62-22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3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25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