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摘要:
目的对汶川县30年黑热病的流行情况、防治工作及成效进行分析总结.方法统计黑热病疫情,确定疫点和疫区范围,开展相应的防治工作.结果 1972~1986年这一阶段黑热病为散在发病,防治主要针对疫点灭犬灭蛉,保持了疫情的稳定.1987~1990年发病成倍上升,形成大范围的暴发流行,采取大规模的彻底灭犬和3~5年禁养家犬,有效控制了暴发流行,1997~2002年每年仅发病0~2例.发病率下降了98.33%.结论在犬源性黑热病流行区,病犬是主要的传染源,灭犬是控制黑热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推荐文章
四川省黑水县黑热病流行与防治现状
黑热病
犬利什曼病
流行病学调查
防治措施
四川省黑热病流行和防治现状
黑热病
流行
现状
防治措施
四川省北川县黑热病流行病学调查
黑热病
居民普查
犬内脏利什曼病
白蛉
黑热病65例临床分析
黑热病
病例
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汶川县黑热病流行与防治现状
来源期刊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学科
关键词 黑热病 犬内脏利什曼病 防治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防治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18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3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116.2003.04.01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热病
犬内脏利什曼病
防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
季刊
1672-2116
51-1636/R
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7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