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物为乳化剂制备油包水型聚合乳液. 研究了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在淀粉上进行反相乳液接枝聚合反应过程中乳化剂的作用. 讨论了乳化剂种类、组成、用量及乳液形成方法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品特性粘数的影响. 结果表明,由单一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得到的混合物的乳化效果最好,当以m(Span20)∶m(OP4)=40∶60或m(Span20)∶m(OP10)=60∶40的复配物作为乳化剂,ω(乳化剂)=6%~7%,V(油)∶V(水)=1.2∶1,m(AM)∶m(AC)=4∶1,c((NH4)2S2O8)=2.4×10-4 mol/L,时间6 h,t=45 ℃,接枝率可达98%,产物的特性粘数可达1 010~1 020 mL/g.
推荐文章
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动力学研究
丙烯酰胺
反相微乳液聚合
氧化还原引发剂
动力学
相对粘均分子质量
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反应的研究
接枝共聚
淀粉
丙烯酰胺
丙烯酸酯反相微乳液聚合动力学
反相微乳液
聚合速率
动力学
丙烯酸酯
非离子型乳化剂对聚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聚氧乙烯链
聚丙烯酸酯乳液
乳液聚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非离子乳化剂对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反相乳液聚合反应的作用
来源期刊 应用化学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非离子乳化剂 淀粉 丙烯酰胺 丙烯酸 接枝共聚 反相乳液
年,卷(期) 2003,(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68-772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31
字数 273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518.2003.08.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锦宗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168 2410 26.0 39.0
2 曹亚峰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22 397 10.0 19.0
4 马希晨 大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 39 711 16.0 25.0
5 刘兆丽 大连轻工业学院化工系 11 288 9.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9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8(13)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7)
2009(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0(19)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1(1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2(1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9)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非离子乳化剂
淀粉
丙烯酰胺
丙烯酸
接枝共聚
反相乳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学
月刊
1000-0518
22-1128/O6
大16开
长春市人民大街5625号
8-184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41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469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