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采用温控和阻抗监测消融法电隔离右心房后峡部治疗老年人Ⅰ型房扑的效率和优缺点.方法在透视解剖标志的指引下,在Halo电极三尖瓣环标测电图监测下,在房扑发作或冠状窦口起搏时,随机选择温控监测和阻抗监测射频消融法电隔离位于三尖瓣口和下腔静脉口之间的后峡部,消融方向从右心室到下腔静脉.采用温控监测消融时,预设温度70℃;采用阻抗监测消融时,能量选择20 W,预设阻抗150 Ω.消融方法都是每点放电30 s,每次移动消融电极5mm.消融终点是后峡部完全阻滞.比较下列指标:(1)放电次数;(2)放电时间;(3)消融操作时间;(4)消融能量;(5)高阻抗报警次数;(6)病人胸痛反应.结果 37例老年Ⅰ型房扑病人平均年龄(69.2±3.7)岁,男/女为26/11,合并高血压病13例,糖尿病5例,冠心病3例,卵圆孔未闭1例.房扑心室率(128.4±27.5)次/min,呈逆钟向折返25例,顺钟向折返12例.温控监测消融19例,非温控监测消融18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基础心脏病、房扑心室率和折返方式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37例病人全部达到后峡部完全阻滞的消融终点,无并发症.温控监测和阻抗监测消融观察指标比较:(1)放电次数为6.4±3.5比11.3±5.8(P<0.05).(2)放电时间为(572.8±96.5)s比(914.7±97.6)s,P<0.05.(3)消融操作时间为(45.2±11.4)min比(56.6±18.3)min,P<0.05.(4)透视时间为(13.5±6.3)s比(21.4±7.6)s,P<0.05.(5)消融能量为(14.3±6.5)W比(19.1±3.2)W,P<0.05.(6)高阻抗报警次数0比5.8±3.6,P<0.05.(7)病人胸痛发生率10.5%比55.6%,P<0.05.结论与阻抗监测法相比,采用温控射频消融法电隔离后峡部治疗老年人Ⅰ型房扑具有如下优点:(1)放电次数少、时间短、能量低;(2)消融操作和透视时间短;(3)高阻抗报警少;(4)病人耐受性好.
推荐文章
小儿慢性心房扑动的治疗体会
心房扑动
心律失常
儿童
射频消融
食管心房超速起搏
同步直流电击复律
儿童非典型心房扑动一例
心房扑动
心动过速,异位房性
房室传导阻滞
心电描记术
儿重
非典型心房扑动
后位峡部线性消融法治疗典型心房扑动
心房扑动
射频导管消融术
后位峡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控自动监测和阻抗上限监测消融老年人Ⅰ型心房扑动效果比较
来源期刊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Ⅰ型心房扑动 导管射频消融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8-27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9
字数 22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5403.2003.04.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璇 空军总医院心内科 24 100 6.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Ⅰ型心房扑动
导管射频消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月刊
1671-5403
11-4786/R
大16开
北京复兴路28号
82-408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7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6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