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对电池在化成阶段和储存阶段产生的气体进行了分析,初步讨论了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在化成阶段产生气体和储存阶段发生气胀的原因.结果表明,电池在化成阶段产生气体的主要原因是在负极形成固体电解质膜(SEI层)的过程中,电解液溶剂体系发生了分解;而在储存阶段少数电池出现气胀,其原因可能为:(1)由于电池密封性能不好,外界的水分和空气的渗入,导致气体中的CO2显著增加,且同时出现相当量的O2和N2,同时水分的渗入还会破坏SEI层;(2)若首次化成形成的SEI层不稳定,在诸存阶段SEI层被破坏,为了修复SEI层,复又释放出以烃类为主的气体.
推荐文章
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聚合物电解质
增塑剂
锂盐
无机添加剂
凝胶型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现场聚合工艺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现场聚合工艺
增塑型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单离子导体
高轨卫星锂离子蓄电池组自主管理系统设计
锂离子蓄电池组
自主管理设计
在轨验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气胀原因的初步探讨
来源期刊 电源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 气胀 电解液 固体电解质膜
年,卷(期) 2003,(z1) 所属期刊栏目 优秀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65
页数 3页 分类号 TM912.9
字数 245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087X.2003.z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尤金跨 厦门大学宝龙电池研究所 14 180 8.0 13.0
2 林祖赓 厦门大学宝龙电池研究所 17 391 11.0 17.0
3 黄丽 厦门大学宝龙电池研究所 12 64 4.0 8.0
4 金明钢 厦门大学宝龙电池研究所 4 65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6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20(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
气胀
电解液
固体电解质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源技术
月刊
1002-087X
12-1126/TM
大16开
天津296信箱44分箱
6-28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23
总下载数(次)
56
总被引数(次)
558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