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成品油管道线路起伏时相邻油品的密度差和粘度差是影响混油形成的重要因素.分析了两者对混油过程的影响,推导出了与混油区的物质分布相关的轴向有效分散系数,提出了管道顺序输送高差混油模型.湍流时,粘度对流速断面形成的影响在油流核心不明显,主要是密度差别导致流速断面变化而影响有效分散系数,因此,可忽略混油区粘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简化模型,推导出了高差混油浓度分布的基本方程.通过算例对雷诺数、管长和倾角等影响混油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倾角对混油的影响程度随着输送距离的增长和雷诺数的提高逐渐减小,特别是在高于临界雷诺数的高度湍流和长距离输送时,倾角对混油的影响程度相当小.
推荐文章
石太管道顺序输送的混油问题
顺序输送
模拟
混油量
经验公式
混油分析
原油顺序输送工艺混油问题探讨
原油
顺序输送
混油量
应对措施
减少西部管道顺序输送中混油的措施
混油
紊流
影响因素
措施
顺序输送管道不同工况下混油量的计算
顺序输送
成品油
混油量
混油浓度
计算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管道顺序输送高差混油研究
来源期刊 石油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管道 顺序输送 轴向有效分散系数 混油 数学模型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8
页数 5页 分类号 TE73
字数 330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697.2003.04.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宫敬 40 650 16.0 23.0
2 严大凡 19 479 13.0 19.0
3 康正凌 7 216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89)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1)
  • 引证文献(7)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8(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2(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6(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8(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9(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管道
顺序输送
轴向有效分散系数
混油
数学模型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学报
月刊
0253-2697
11-2128/TE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街6号
2-114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35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1025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