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甘蓝型油菜5种同质异核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5种恢复系、15种杂交F1为试材,进行酯酶(EST)、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各不育系与其近等基因系--保持系的EST、POD同工酶酶谱较为相似,而5种不育系间及5对不育系与保持系间的差异无规律可循.聚类结果表明聚在一起的类群均有亲缘关系.同工酶表现为明显的共显性,EST尤为明显,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特殊条带,杂种F1综合了双亲条带,因而也有与每一亲本不同之处.说明共显性的EST等同工酶可用于分析亲缘关系、建立品种指纹及鉴定杂交种纯度等.
推荐文章
棉花晋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同工酶分析
晋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
棉花晋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同工酶分析
晋A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
双低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亲本指纹图谱构建和杂交种纯度鉴定
甘蓝型油菜
杂交种亲本
指纹图谱
杂交种纯度
SSR
以半冬性甘蓝型油菜为亲本增强春性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
春性油菜
不育系
恢复系
分子标记
杂种优势
菌核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蓝型油菜5个同质CMS系及其保持系、杂交种的同工酶比较
来源期刊 西北农业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CMS 同工酶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20
页数 4页 分类号 S565.403
字数 27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389.2003.01.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郭蔼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10 1264 19.0 27.0
2 于澄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33 396 11.0 19.0
3 胡胜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54 597 16.0 22.0
4 张春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4 68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65)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5(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7(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8(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09(8)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1(1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蓝型油菜
CMS
同工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西北农业学报
月刊
1004-1389
61-1220/S
大16开
陕西杨陵邰城路3号大铁10号信箱
52-111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69
总下载数(次)
7
相关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Natural Science Basic Research Plan in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官方网址:
项目类型:
学科类型: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