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腰椎横突的形态结构,为后路脊柱手术,尤其是后外侧横突间融合术提供详尽的解剖学资料.方法CE LightSpeed QX/iCT扫描仪检查20名中国人的L1-5共100个椎骨.数据重建后测量200个腰椎横突参数:横突长度、横突宽度、横突厚度、横突冠状面倾斜角和横突水平面倾斜角.观测腰椎横突内外部形态结构及节段性变化特点.结果各参数左右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除L5外,相同节段内侧、中间宽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与外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相同节段内侧、中间和外侧的厚度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L1长度最短,约10mm;L2、4、5长度相似,约15mm;L3最长,约19mm.L1-4厚度节段性变化不明显,但在L5水平较L4增大1倍左右.各节段横突宽度、厚度从内到外逐渐变窄、变薄.L5宽度和厚度在各节段中均最大.横突水平面角均偏向后侧,从冠状面看各节段横突几乎水平走向.结论横突是腰椎后方的重要结构,虽有一定的形态学规律,但某些横突参数的个性化特点显著,术前利用重建CT详尽地测量横突参数,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横突间融合术的安全性,提高融合率.
推荐文章
腰椎横突的应用解剖
腰椎
横突
应用解剖
针灸治疗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研究进展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痛
腰痹
针灸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腰椎横突形态学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骨肿瘤骨病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腰椎 解剖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解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97
页数 4页 分类号 R6
字数 32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252X.2003.02.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杜湘珂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134 1066 17.0 24.0
2 姜保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224 3577 30.0 49.0
3 王天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108 1046 17.0 28.0
4 张殿英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161 2740 27.0 46.0
5 傅中国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44 1082 18.0 32.0
6 李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 6 69 6.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腰椎
解剖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月刊
2095-252X
10-102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1号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304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
82-759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9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16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