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优选脑梗死上肢瘫针刺治疗方案,分析优选方案获效机理.方法:以脑梗死上肢瘫为观察对象,以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积分、血清内皮素(ET)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脑梗死针刺疗效的4因素3水平搭配组合方案进行优选.结果:在脑梗死病程3天内,采用头穴加阴阳经体穴交替针刺的针刺方法,并予中刺激量刺激法,可分别获得最佳的Fugl-Meyer积分效应和调整血清ET水平的效应.结论:在脑梗死病程3天内,采用头穴加阴阳经体穴交替针刺可列为优选方案,其优点可能是通过调整血清ET水平,舒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达到其治疗作用的.
推荐文章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内皮素的影响
脑梗死
丹红注射液
内皮素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的影响
脑梗死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内皮素
脑卒中
中风
针刺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针刺
内皮素
神经营养因子
磁共振波谱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安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梗死患者上肢瘫针刺治疗方案的优选及其对内皮素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上肢瘫 针刺疗法 优选方案 正交设计 Fugl-Meyer积分 内皮素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1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4
字数 33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3-5370.2003.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刚启 第二军医大学第414医院神经内科 10 59 4.0 7.0
2 王辉 第二军医大学第414医院神经内科 27 124 7.0 10.0
3 王晓勇 第二军医大学第414医院神经内科 2 43 2.0 2.0
4 谢凌钧 第二军医大学第414医院神经内科 2 43 2.0 2.0
5 吴旭 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 29 271 10.0 16.0
6 蔚志刚 东南大学附属徐州医院神经内科 7 29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43)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1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2(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上肢瘫
针刺疗法
优选方案
正交设计
Fugl-Meyer积分
内皮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003-5370
11-2787/R
大16开
北京西苑操场1号
2-5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3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4672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