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酒泉早白垩世半地堑断陷呈南北向或北东向展布,进一步分为多米诺骨牌式、对倾式和背倾式三种.其充填物明显地受近南北向或北东向正断裂控制,其中的火山岩均为碱性玄武岩,可能由地幔熔融形成.初步认为,酒泉半地堑断陷是早白垩世陆内地幔热隆诱发的近南北向伸展构造.在新生代,由于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北祁连山前展式北向推覆作用可能使早白垩世半地堑断陷的南部地区转换成山脉,现今的半地堑南部边界被掩伏于北祁连山之下;同时,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使控制半地堑沉积体系的近南北向或北东向正断裂转换为逆冲断裂,发生反转.
推荐文章
酒泉早白垩世盆地群构造特征和成因
正断层
裂谷
早白垩世
推覆构造
酒泉盆地晚白垩世反转构造特征研究
酒泉盆地
晚白垩世
反转构造
几何学
运动学
反转率
新疆阿尔泰西北部两期南北向构造的成因及地质意义
新疆
阿尔泰
南北向构造
推覆构造
成因
江汉盆地西北部断陷带构造变形分析与古应力场演化序列
江汉盆地
断陷带
晚白垩世
构造变形
构造应力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西北部南北向伸展构造存在的新证据--酒泉早白垩世半地堑断陷成因初探
来源期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南北向构造 半地堑 早白垩世 中国西北部 酒泉 甘肃
年,卷(期) 2003,(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2
页数 8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664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850.2003.02.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奋其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6 61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13)
二级引证文献  (132)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0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0(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1(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4(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5(2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4)
2016(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7(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8(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3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3)
2020(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北向构造
半地堑
早白垩世
中国西北部
酒泉
甘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季刊
1009-3850
51-1593/P
16开
四川成都一环路北三段2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