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进行1∶25万墨脱幅地质调查中,笔者首次在波密地区发现和填绘出了帕隆藏布残留蛇绿混杂岩带.帕隆藏布残留蛇绿混杂岩呈串珠状产出于花岗岩类侵入岩中,其岩石组合为橄榄辉石岩、辉石岩、辉长岩、辉长辉绿岩、辉绿岩、石英岩和大理岩,局部可见条带状硅质岩.上述组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蛇绿岩在花岗岩类岩石侵入之前发生过构造混杂和变形.根据沉积岩所记录的盆地演化过程、蛇绿岩的Rb-Sr年龄值以及残留蛇绿混杂岩带两侧花岗岩类岩石的特征和生成时代综合分析认为:帕隆藏布残留蛇绿混杂岩带形成于石炭-二叠纪的弧间盆地中,至少在晚三叠纪之前出现洋壳;在消减过程中向北俯冲并在中侏罗世之前闭合(弧-弧碰撞) .
推荐文章
新疆扎河坝地区蛇绿岩带形成环境及其地质意义
蛇绿岩
大地构造
超镁铁质岩
蛇纹石化
新疆扎河坝
新疆且末县黄羊沟地区蛇绿混杂岩带的发现及其意义
蛇绿混杂岩
地质意义
黄羊沟
新疆
新疆西准噶尔拉巴西蛇绿混杂岩带地质特征及其意义
西准噶尔
蛇绿混杂岩
拉巴西
地球化学
那拉提构造带震旦纪蛇绿岩的发现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那拉提
构造带
震旦纪
蛇绿岩
地球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波密地区帕隆藏布残留蛇绿混杂岩带的发现及其意义
来源期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波密 帕隆藏布 蛇绿混杂岩 西藏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0
页数 4页 分类号 P542
字数 17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3850.2003.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郑来林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18 282 11.0 16.0
5 耿全如 20 536 15.0 2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101)
二级引证文献  (22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0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0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07(1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8)
200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09(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0(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1(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2(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3(17)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4(1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5(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16(9)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7(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8(2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5)
2019(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1)
2020(1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波密
帕隆藏布
蛇绿混杂岩
西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季刊
1009-3850
51-1593/P
16开
四川成都一环路北三段2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19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