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1997年开始在金门进行鲎的保护与族群恢复之研究,内容包括人工培育稚鲎、成鲎引入野外产卵复育试验、人工栖息地复育试验.同时,关于鲎的地理亲缘关系的研究,对探讨西太平洋地区生物多样性成因及三棘鲎的保护遗传问题都具有相当的价值.
推荐文章
中越壮岱族群歌圩民俗文化及其保护与开发
中越
壮岱族群
歌圩民俗
保护与传承
族群认同理论研究述评
族群认同理论
差序格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亚洲海域鲎的种类和分布
圆尾鲎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南方鲎Tachypleus gigas
种类
分布
亚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鲎的保护与族群恢复之研究
来源期刊 福建环境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金门 族群恢复 人工栖息地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海峡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34
页数 3页 分类号 Q959.225.9|X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章波 1 0 0.0 0.0
2 陈昭伦 1 0 0.0 0.0
3 杨明哲 1 0 0.0 0.0
4 叶欣宜 1 0 0.0 0.0
5 林柏芬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8)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金门
族群恢复
人工栖息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环境
双月刊
1002-3615
35-1118/X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华林路环保路8号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1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