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负摩阻力及中性点的定义表明,负摩阻力沿桩身(从桩顶两侧的中性点位置)的变化并不均匀,其间应存在一个最大值,最近的黄土地基浸水湿陷试验[1]证明了这一点.本文利用该试验的资料,从理论上对桩的负摩阻力最大值出现深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负摩阻力随深度的变化受到某一深度(如负摩阻力最大值处)以上土体有效重量和该深度桩周土体的有效沉降量这两个主要因素的制约,并由此推导出不同沉降性能土体湿陷时桩的负摩阻力最大值出现的深度.通过与实测资料的对比可见,本文提出的确定桩的负摩阻力最大值出现深度的理论是可信的,由此得到的计算黄土地基湿陷时桩身总的负摩阻力的方法更具合理性.
推荐文章
夯扩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机理研究
夯扩挤密桩
湿陷性黄土
加固机理
湿陷系数
桩间距
钻孔夯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试验研究
钻孔夯密桩
夯击能
湿陷性黄土
试验研究
柱锤冲扩桩(DDC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
柱锤冲扩桩(DDC法)施工
黄土湿陷性
检测效果
钻孔挤密桩处理强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
湿陷性黄土
钻孔挤密桩(DDC工法)
复合地基
原体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地基湿陷时桩的负摩阻力最大值出现深度研究
来源期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黄土地基 浸水湿陷试验 桩的负摩阻力
年,卷(期) 2003,(4)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5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444
字数 52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2132.2003.04.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兰民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开放实验室 98 1544 22.0 35.0
2 孙军杰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黄土地震工程开放实验室 16 191 8.0 13.0
3 黄雪峰 2 16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18)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6(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黄土地基
浸水湿陷试验
桩的负摩阻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双月刊
1672-2132
32-1695/P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卫岗3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0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005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