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泥盆纪是秦岭构造与古地理格局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秦岭的泥盆系主要分布在南秦岭.资料表明,南秦岭泥盆系不是在统一的盆地中形成的,而是被古陆分隔的几个裂陷盆地的沉积产物.柞水石瓮子地处镇安盆地北缘,该处滑塌块体和斜坡砾岩广泛发育,物源为沿山阳-凤镇断裂向南作大规模逆冲推覆而被掩盖消失的小磨岭古陆,其形成受早古生代南秦岭区域抬升、全球海平面下降以及区内山阳-凤镇断裂和镇安-板岩镇断裂强烈活动的控制.区域性同造山陆块隆升与全球海平面下降造成了南秦岭晚古生代与早古生代地层之间区域性的不整合,之后南秦岭在继续向北俯冲的同时,又沿南缘的勉略-巴山断裂带发生扩张,其内部也因拉张作用形成裂陷与块断隆起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南秦岭区域性隆起和裂陷可能与加里东运动和勉略有限洋盆的打开相关联.
推荐文章
贵州独山中泥盆统生物礁中同生滑塌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同生滑塌构造
生物礁
鸡窝寨组
中泥盆世
贵州独山
贵州紫云地区上泥盆统风暴重力流沉积特征及地质意义
风暴岩
重力流
古地理
古气候
上泥盆统
贵州紫云
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烃源岩特征
桂中坳陷
中泥盆世
烃源岩
有机质丰度
热演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陕南柞水石瓮子上泥盆统滑塌沉积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南秦岭 泥盆系 滑塌沉积 不整合界面
年,卷(期) 2003,(1) 所属期刊栏目 沉积学与古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71
页数 9页 分类号 P512.2
字数 487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7493.2003.0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海峰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26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南秦岭
泥盆系
滑塌沉积
不整合界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校地质学报
双月刊
1006-7493
32-1440/P
大16开
南京市汉口路22号南京大学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7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9259
论文1v1指导